久久av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aaaaaa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午夜福利|国产AV 五月婷婷|97超碰在线观看超碰在线观看日韩|成人主播免费国产|波多野结衣人妻近相奸|国产1区2区3区|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凹凸视频在线|丰韵少妇大屁股无码视频

15288489748
13888147524

云南省養(yǎng)老護理員技能培訓:講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

[日期:2022-10-13]   來源:云南技能培訓網  作者:云南技能培訓網   閱讀:713次

講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

1.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

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的意思。衰老有四個特征一是普遍性,人類與所有其他生物物種一樣,每一個個體均無例外地要經歷衰老過程二是內源性,衰老首先取決于機體的內在機制,而不僅僅是外界作用的結果三是漸進性,衰老與各種病變不同,它隨年齡增加而逐步積累四是危害性,衰老必然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身體功能的惡化乃至最終個體死亡。從根本上說,衰老是不可抗拒的。

年齡是標記人的生命周期的時間尺度,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衡量人的年齡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

(1)生理年齡

生理年齡是指以正常個體生理學上和解剖學上的發(fā)育狀況為標準確定的年齡。一般來說,生理年齡會隨著生命年齡的遞增而增長,也就是說機體的結構和功能會隨著增齡而發(fā)生老化性改變。這種變化可分成四個階段0~19歲為生長發(fā)育期,20~39歲為成熟期,40~59歲為衰老前期,60歲以上為衰老期。生理年齡在60 歲以上的人,其機體內各臟器組織的活動已呈現老化,并逐漸衰竭,因此稱之為“老年人”。

(2)心理年齡

心理年齡是根據個體心理活動的程度與功能而確定的個體年齡,也叫“智力年齡”。人的心理年齡分為三個時期0~19歲為未成熟期,20~59歲為成熟期,60 歲以上為衰老期。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并不完全同步,有些人年紀雖大,仍然思維敏捷,可謂“人老心不老”。

(3)社會年齡

社會年齡是指根據一個人在與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來確定的個體年齡,它反映的是個體社會行為的成熟程度。一般來說,社會年齡分為三個階段0~17歲為未成熟期,18~59歲為成熟期,60歲以上為衰老期。社會年齡在60歲以上者為老年人。社會年齡和前面兩種年齡并非一致。人們常說某人“老年持重”,意即一個人的社會行為穩(wěn)重,而所謂的“老來少”則指老年人的行為返老還童。

2.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在發(fā)病、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潰瘍病等。廣義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在發(fā)病、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病和軀體功能性障礙。廣義的心身疾病包括了狹義的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礙。心身障礙是心理社會因素在發(fā)病、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功能性障礙,如神經性嘔吐、偏頭痛等。

心身疾病分布于各個系統(tǒng),種類甚多。

(1) 循環(huán)系統(tǒng)

原發(fā)性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神經性心絞痛、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功能性早搏、原發(fā)性青光眼。

(2)呼吸系統(tǒng)

支氣管哮喘、神經性呼吸困難、神經性咳嗽。

(3)消化系統(tǒng)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過敏性結腸炎、砷經性嘔吐、神經性壓食。

(4)神經系統(tǒng)

偏頭痛、肌緊張性頭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5)內分泌系統(tǒng)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肥胖癥。

(6)泌尿系統(tǒng)

夜尿癥、神經性尿頻。

(7)皮膚

神經性皮炎、瘙癢癥、過敏性皮炎、蕁麻疹、濕疹、多汗癥。

(8)耳鼻喉

美尼耳病、過敏性鼻炎、耳鳴、暈車。

(9)生殖系統(tǒng)

月經期不正、無月經癥、痛經、更年期綜合征、陽痿、早泄。

(10) 骨骼肌肉系統(tǒng)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全身性肌肉痛、脊椎過敏癥、書寫痙攣、痙攣性斜頸、頸腕綜合征、面部痙攣。

(11)惡性腫瘤

對心身疾病實施心理治療一是消除心理社會刺激因素二是消除心理學病因,如對冠心病病人,在其病情基本穩(wěn)定后指導其對A型行為和其他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行為矯正,幫助其改變認知模式,改變生活環(huán)境以減少心理刺激三是消除生物學癥狀,主要是通過心理學技術直接改變病人的生物學過程,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疾病的康復,如長期采用放松訓練治療高血壓病病人,能改善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降低血壓。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時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異,F象,屬于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tài)。它既可以包括輕微的心理問題,如當人們遭遇重大挫折或面臨重大抉擇時會表現出情緒焦慮、恐懼或者抑郁,也包括比較嚴重的心理活動紊亂,如由各種軀體疾病和各種物質(成癮物質、某些藥物或毒物)引起的繼發(fā)性精神障礙,以及尚不知道的原因原發(fā)性精神障礙,如心境障礙、焦慮障礙等。

4.神經癥

神經癥又稱神經官能癥或精神神經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癥、焦慮癥、恐怖癥、軀體形式障礙等;颊呱罡型纯嗲曳恋K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病程大多持續(xù)遷延或呈發(fā)作性。神經癥的發(fā)病通常與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不健康的素質和人格特性常常構成發(fā)病的基礎。

神經癥癥狀復雜多樣,其典型體驗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認為應該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動,如焦慮、持續(xù)的緊張心情、恐懼、纏人的煩惱、自認毫無意義的胡思亂想、強迫觀念等’患者雖有多種軀體的自覺不適感,但臨床檢查未能發(fā)現器質性病變。

神經癥共同特征

(1)是一組心因性障礙,人格因素、心理社會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應激障礙。

(2)是一組機能性障礙,障礙性質屬功能性非器質性,具有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癥狀。

(3)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基礎但非人格障礙。

(4)各亞型有其特征性的臨床相。

(5)神經癥是可逆的,外因壓力大時加重,反之癥狀減輕或消失。

(6)社會功能相對良好。

(7)自知力充少。

5.精神病

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tài)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

精神病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征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缺乏自制力,不主動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在心理學界與精神病學界有普遍公認的判斷精神病與非精神病三原則,即第一,是否出現了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或妄想第二,自我認知是否出現問題,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療第三,情感與認知是否混亂,知、情、意是否統(tǒng)一,由此社會功能是否受到嚴重損害(行為情緒是否已經嚴重脫離理智控制)。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講解方法

1.講解法

(1)講解法概念

講解法是護理員通過口頭語言向老年人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它是使用最早的、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可用于傳授新的心理學知識,也可用于鞏固舊的心理學知識。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幾乎都需要同講解法結合進行。

(2)講解法特點

1)講解法的優(yōu)點

①講解法有利于發(fā)揮護理員的主導作用。護理員是講解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老年人是心理學知識的接受者,通過護理員講解來進行學習。護理員用講解法進行教學時,可以及時發(fā)現教學進程中的問題,對教學內容、進程甚至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講解法的這一特征有利于發(fā)揮護理員的主導作用。

②講解法可以系統(tǒng)傳遞知識。護理員在課堂上運用講解法進行教學時,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傳遞大量系統(tǒng)化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而有利于老年人系統(tǒng)地接受和獲得各種心理學知識。

③講解法應用范圍極其廣泛。講解法不受地域和設備條件的限制,不管是在現代化教學設備非常齊全的地方,還是在各種教學儀器、設備相對匱乏的地方,護理員都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較為有效的講解。另外,其他各種教學方法實際上都是在講解的基礎上,或圍繞講解而進行的,如演示法必須伴有講解。

2)講解法的局限性

①不利于發(fā)揮老年人的主動性。護理員在課堂上運用講解法進行教學時,由于護理員居于主導地位,對課堂具有極強的控制能力,所以很容易使老年人處于被動地位,缺乏護理員與老年人、老年人與老年人之間的交流機會,尤其缺乏對老年人及時作出反饋的機會,也不能很好地照顧老年人的個別差異,因此不利于發(fā)揮老年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②操作不當時容易走向“填鴨式、注入式、滿堂灌教學”的誤區(qū)。它們共同的地方,即教學過程都是護理員講,老年人聽。如果護理員沒能很好地把握講解方法,很容易造成機械性的講授,久而久之,導致老年人喪失學習的興趣。

(3)講解法要求

1)講解要準備充分,具有科學性。護理員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對講解內容作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做到準備充足,系統(tǒng)地將知識呈現給老年人。護理員講解的內容應該是準確科學的知識。為此,護理員要認真鉆研、深刻領會知識的實質,做到講解概念準確,使老年人獲得真實可靠的知識。

2)講解要生動、形象、具有啟發(fā)性。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講解,能夠激發(fā)老年人的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對學習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護理員借助比喻、表演等手法或多媒體手段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調動老年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主動去獲取知識。

3)講解要簡潔、通俗。護理員對知識進行加工和提煉,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講解過程中傳遞的信息必須符合老年人的知識背景。護理員在選擇例子時,應做到適合老年人的年齡特征和經歷,盡可能選擇老年人比較熟悉的事物,使他們容易把這些事物與即將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

4)講解要注意抑揚起伏。恰當的語調可以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護理員在講解時應該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揚起伏。

5)講解要與板書、多媒體相配合。講解與板書、多媒體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講解的作用。板書和多媒體演示能提示老年人重點和關鍵問題,幫助老年人理解和記憶。

2.討論法

(1)討論法概念

討論法是指在教學中,通過護理員的主導、引導作用,以護理員或者老年人事先擬定的問題為載體,采用小組或集體討論、辯論的方式,由老年人對知識或者背景材料進行探討、交流,從而主動獲得知識、解決困惑、提高認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2)討論法特點

1)以討論為主,相互交流。討論法是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對知識學習。在討論中,老年人與老年人之間、老年人與護理員之間都是平等、互動、合作的,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傾聽、相互探索、相互學習。老年人在相互討論中需要與其他老年人進行思維的碰撞,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充分調動群體的智慧和力量。

2)目標明確,需要溝通技巧。每次討論時的指向性非常明確,集中在一個或者多個談話主題。討論是一種互動的活動,需要掌握相互交流與處理不同意見的技巧。

3)主動學習。討論法主要以老年人自己的學習活動為中心,老年人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得知識,在學習中真正處于主體地位。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

(3)討論法要求

1)要設置合適的討論題目。討論題的難易要適度,內容要具體。問題的提出要能引人入勝,要有啟發(fā)性和生動性,激發(fā)老年人的興趣,調動老年人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要具有典型性和針對性,要抓住理解和應用知識的關鍵提出問題。

2)打破僵局。護理員要鼓勵老年人發(fā)言,對發(fā)言踴躍者給予適當的肯定性反饋。當討論出現沉默不語時,護理員可通過播放視頻短片,提出可引發(fā)爭論的開放式問題,或個別提問、點名等方式打破僵局。

3)控制局面。護理員要根據討論中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討論的進程和內容,在討論已解決了主要問題時,應及時轉換題目或進行小結。當討論出現偏離主題爭論激烈或因某個老年人健談而形成“一言堂”時,護理員應采用及時提醒、婉轉引導、禮貌插話等方式控制討論的局面。

3.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概念

角色扮演法是用演出的方法組織開展教學,把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教學過程生活化、藝術化。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真實情景的教學活動,老年人在活動中扮演不同人物角色,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激發(fā)老年人學習知識的興趣。

(2)角色扮演法特點

1)體現老年人的主體性。在角色扮演教學的過程中,由護理員和老年人共同步驟6  討論思考

護理員講解新知識之后,可以組織老年人討論,如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課后還可以給老年人布置思考題,促進他們的積極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注意事項

1.注意講解的語速要適中

護理員要注意老年人的接受與理解過程比較慢,講解的語速要適中,要給老年人一定的時間去思考。

2.注意老年人的積極參與

護理員要注意在講解過程中,老年人始終應當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參與主體,而不應是消極的旁觀者。護理員應當摒棄“一言談”“滿堂灌”式的教學,引導和喚起老年人的主體意識,激發(fā)老年人的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探尋知識的欲望。

3.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護理員要注意,較長時間地用語言進行講解很容易引起老年人的聽覺疲勞和心理疲倦。因此,護理員講解的語言要清晰、簡練、通俗、準確、生動要利用板書、多媒體,或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技能要求2

 

用討論法為老年人講解心理健康知識

 

技能操作步驟與流程

步驟1  工作準備

(1)護理員準備

認真準備講課內容,提前到達講課地點,檢查講課設備。

(2)老年人準備

提前到達指定地點,稍作休息。

(3)環(huán)境準備

教室清潔衛(wèi)生,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整齊。

(4) 物品準備

教室配有桌子、椅子、黑板、粉筆、風扇或空調、電視、電腦、投影儀等設備。座位可以圍成圓圈式,以利于討論。

步驟2  選擇主題

討論的題目選得是否恰當與討論是否能很好地開展有密切關系。護理員根據講課內容,選擇社會熱點問題或老年人普遍關注的問題,激發(fā)老年人參與討論的興趣。例如許多老年人都喜歡中國書法繪畫,練習書畫,可以起到陶冶性情、靜心養(yǎng)氣、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護理員就可以以“書法繪畫練習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為題目進行討論。

步驟3  分成小組

將老年人分為若干小組,每組8~10人。在每個小組里選出主持人、發(fā)言人、記錄員。這樣所有老年人都能積極參與,同時小組討論也處于一種有組織的狀態(tài)。

步驟4  組織討論

首先,進行觀點交流。小組內每個人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分別說出來。其次,觀點改進。小組成員對其他人觀點是否接受,捉出改進意見,完善觀點看法。

最后,觀點總結。小組內部達成比較一致的看法,總結小組觀點,并向在場的所有老年人表述本組觀點。

例如有的小組認為書法繪畫能調節(jié)人的心理狀態(tài),使人自然而然地進入“滋神靜氣、心正氣和、專心致志、心無雜念、忘卻煩惱”的狀態(tài)有的小組認為切碳書法繪畫技藝,以書畫會友也是老年人一種很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有的小組認為書法繪畫能得到美的享受,可以培養(yǎng)人的樂觀情緒,充實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還有的小組認為書法繪畫既要用手腕臂等力氣,又要動腦子,是一種腦力與體力相結合而又互相促進的綜合性勞動,對預防老年癡呆癥有很好的效果。

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護理員的巡回指導、參與討論、鼓勵表揚也很重要。

步驟5  歸納總結

護理員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對老年人的疑惑作出解答,并對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注意事項

1.注意選好討論題目

在選擇討論話題時,護理員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與老年人的生活有關的問題更能引起老年人討論的興趣。

2.注意充足的思考時間

討論應在老年人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員要根據討論的問題,給老年人充足的思考時間。

3.注意老年人積極參與

護理員在討論中要注意引導老年人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盡量使每一個老年人都能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技能要求3

 

用角色扮演法為老年人講解心理健康知識

 

技能操作步驟與流程


步驟1  工作準備

(1)護理員準備

認真準備講課內容,提前到達講課地點,檢查講課設備,進行場景布置。

(2)老年人準備

提前到達指定地點,稍作休息。

(3)環(huán)境準備

要求教室清潔衛(wèi)生,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整齊,設備能正常使用。

(4)物品準備

教室配有桌下、椅子、黑板、粉筆、風扇或空調、電視、電腦、投影儀等設備。

步驟2  講解角色

護理員要向參加角色扮演的老年人詳細描述各角色的基本規(guī)則,包括各角色的表演方式,時間安排,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說明。同樣對于不參加角色扮演的老年人也要提出具體的要求,即在表演過程中注意觀察扮演者的言行舉止是否到位、回答問題是否正確和全面等。

步驟3  分配角色

在教學過程中,護理員要對老年人進行角色分配。一些老年人扮演護理員,一些老年人扮演家屬。每個老年人在教學過程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都參與進來,使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

步驟4  扮演角色

送一般成功能夠不好不暢銷

根據角色分配,不同的老年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發(fā)揮了老年人的自主性,增加了老年人積極參與的熱情,培養(yǎng)了老年人學習知識的興趣,調動了老年人的積極性。

步驟5  評價總結

在表演結束后,護理員對每個老年人扮演的角色進行總結,對表現好的老年人提出表揚。護理員組織老年人討論,把所學的內容運用在今后的生活中。

注意事項

1.要明確教學目的

表演的內容應是緊扣教學目的,也應是老年人生活中可能經歷的情景。

2.表演內容應短小精練

一般表演應掌握在5分鐘左右,最長不要超過10分鐘,以免引起表演者的倦怠和觀察者的厭倦,反而淡化了重點內容,影響教學效果。

3.扮演者應熟悉表演內容

扮演者不要邊想邊說,這樣既容易偏離規(guī)定的情景,還容易造成語言、行動的不連貫,影響表演效果。

4.不要片面追求表演本身

護理員應強調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方法,不要片面追求表演本身的藝術性。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